close



馬前總統最近在世新大學的一場演講取名為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看起來是自我調侃,但顯然,他並未真的意識到自己為何被討厭。無論是在美國與當地學校的僑生座談,還是在東吳和世新的演講,都可見馬前總統的極高人氣,但還是不要高興的太早,擠破頭想來一睹真容的絕大多數還是大陸學生,換句話說,真正的台灣學生還是對他沒太多好感。

對馬開始產生質疑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台中申請公司登記



而之所以大陸學生對他如此熱愛,恐怕主要還是距離產生美的緣故,以及長期以來大陸對馬英九的推崇,特別是早期,馬英九的形象在大陸完全可以用「完美」來形容。但他現在的舉動正在一步步損耗自己的形象,能言善辯卻又喜歡偷換概念,讓他在與陸生的對話中看似占了上風,卻也讓聽眾感到失望。

而馬一直在迴避的,其實就是兩岸根本的政治爭議問題。在許多大陸人心中,馬英九當然是大中國主義者,也正因為這份信任,所以當他任內不斷向獨派論述靠攏時,甚至在選舉期間不惜說出「台灣也是主權獨立國家」的時候,大陸普遍將之視為選舉語言,認為這是他為了競選連任和執政壓力不得不為。

即便那麼多人對他的兩岸政策頗有微辭甚至怨言,出於大局考量也從未有人敢公開批評。但當他卸任之後,人們開始發現有些不太對勁,先前國民黨內「同表」「各表」之爭,馬前總統強力介入,但因為過度強調「各表」也引發疑慮,「一中」這一根本前提又在他心中處於何種地位呢?還有那麼多他拉拔起來的政治人物,都在堂而皇台灣電動床工廠之的主張「華獨」,看在許多大陸人心中自然不是滋味。有大陸涉台人士公開批馬時,各路媒體紛紛轉載,點閱率也都相當高,這可不是什麼官方授意,而是市場化媒體高度的嗅覺使然,反映了當下大陸社會對馬英九的普遍質疑。

陸生在演講會場所面對的馬英九,正是這樣一個不再說自己是中國人,而只會不斷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的馬英九。問題是這位先生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,那就是他不敢在大陸領導人面前大談特談中華民國,卻只敢在一般人面前逞口舌之勇,這無疑是本末倒置。因為對一般人來說,兩岸政治爭議哪有那麼重要,大家到了台灣,無論承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,都得乖乖申請台灣簽發的通行證,接受政府的管治,換句話說,已經事實上接受了一個政府的存在,為何苦苦相逼非要人家明確承認不可?

馬前總統若真有心讓大陸承認中華民國,那麼無疑只能跟大陸官方協商,而在台灣,他又是唯一一個以最高領導人身份與習近平會面的人,論資格也當然是他最有資格,那為何不以身作則,親自與大陸針對相關問題展開協商談判?兩岸政治爭議遲早都要解決,最具有解決條件的也正是馬英九,他又為何8年任期內採取迴避態度?退一步言,就算短期內沒有終局解決的條件,那在其任內開啟解決的進程總歸是能做到的吧?

以上任何一點他都沒有做到,卻還要洪秀柱在會見習近平時說出連自己都說不出的話,這豈不是強人所難?現在可以理解為何馬英九招人討厭,因為他不敢直面衝突,卻只會挑無關者或者沒有能力反抗他的人來展現實力。

應為兩岸作出貢獻

對內,他不敢正面對抗台獨,一味妥協的結果是台獨坐大,而自己也一步步變成了「獨台」,即便這樣還是被譏笑為「親中賣台」,這豈不是咎由自取?對大陸,他更不敢應對挑戰,只敢選擇簡單的事情先處理,殊不知政治問題擺在那裡,隨時都能引爆爭議,讓經濟問題也受到損害。如今馬先生卸下總統職務,少了政治的牽絆,更應該為兩岸僵局的突破做些貢獻,若還停留在口舌之快的層面,到頭來只會連最後的粉絲群也流失了。

(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)

抽油煙機推薦(旺報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bt588r4t2 的頭像
    abt588r4t2

    處裡要自己死嗑

    abt588r4t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